武则天应该算是古代女性中最优秀的,从妃子一跃成为皇帝,天下人都敬仰她。那么当武则天退位的时候,群臣是什么反应呢?姚崇为什么会哭呢?
相信大家对武则天崛起的历史都很清楚:她原本只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一个不受宠爱的妃子,在这偌大的后宫中,她孤独无助,无人问津。
这样的日子的结局一眼就能看出来,如果武则天不做出改变,那么等待她的就只有一条路:百年后与李世民合葬,然后成为一个闲适的妃子。
武则天很聪明,自然懂得其中的好处。但是李世民不喜欢她,她又能怎么办呢?于是武则天开始想其他的办法来保护自己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认识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。李治为人淳朴善良,很喜欢武则天。
由于李世民不喜欢她,武则天便不再讨好李世民,而是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李治身上,试图从他身上找到一丝希望。
李治为人朴实,很快就被武则天迷住了。两人不顾世人的反对,疯狂地相爱。李世民死后,李治顺利登基,成为唐高宗。
李治即位后,武则天名义上仍是他的母亲,李治为了掩盖真实身份,先将武则天送进寺庙,随后又偷偷将她接回宫中册封为妃子。
李治对武则天十分宠爱,武则天也很会哄李治舒服,没过多久,武则天就坐上了皇后的宝座。
李治体弱多病,武则天就经常替他处理朝政。久而久之,武则天尝到了甜头。李治死后,武则天称帝,改国号为大周。
毫无疑问,武则天的实力对得起她的野心,她在位期间,国家不但没有衰落,反而发展得更好,那些对她有意见的大臣,都被她铁腕镇压。
人在吃饱喝足的时候,就会想到性,武则天也不例外。晚年她也开始了自己的纵欲之旅。男帝们养妃嫔,纵情美色。而身为女性,武则天的娱乐方式自然是留住男宠。
相传,武则天晚年十分宠爱张氏兄弟,他们虽然是宠臣,但地位极高,不仅可以侍奉武则天,还能左右朝政。晚年的武则天不理朝政,把朝中大事都交给了张氏兄弟,这对李家子弟来说,是莫大的羞辱。
大臣们不忍看到国家落入他人之手,于是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,迫使武则天退位。
武则天自知年事已高,无力治理国家,便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显。
对于朝中众多大臣来说,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,江山又回到了李家的手中,天下又将恢复和平。
当众大臣都欢呼雀跃的时候,只有一个人却流下了眼泪,他就是姚崇。
国家归来,无疑是一件好事,姚崇作为国家重臣,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但他宁愿冒着得罪新皇帝的风险,为武则天哭诉,为什么呢?
武则天对姚崇十分恩厚。姚崇出身名门,父亲姚懿是朝中重臣,在朝中势力很大。然而,无论哪个时代,朝中都会有党争,姚懿不愿意卷入其中,因此受到别人排挤,在朝中的日子过得很艰难。姚懿眼见自己在朝中没有立足之地,便决定辞官回乡。
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,姚崇从小就立志为朝廷做官,为百姓谋幸福。与父亲不同,姚崇选择成为一名军事将领。他先报名参军,从基层做起,这对于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非常难得。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,以及出色的领导才能,姚崇很快就脱颖而出,受到重用。
几年后,他成了兵部尚书。但他并不被李治看重,朝中无人理睬他。武则天登基后,看中了这个踏实能干的年轻人,培养他、教导他、器重他,最后扶他做了宰相。
如果没有武则天的赏识,姚崇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神龙政变后,姚崇会不顾形象,放声大哭。
或许是瞧瞧姚崇的忠诚,李贤即位后便没有惩治他。
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,发动神龙政变、帮助李显取得皇位的大臣们不仅没有受到重用,相反,李显对他们产生了怀疑,并逐一疏远他们。
你想一想,皇帝需要的是一群对他忠心耿耿的大臣,而不是一群自以为是、任性妄为的大臣,今天能逼迫武则天退位,明天就能逼迫唐中宗退位。
姚崇也因自己的忠诚和坚守一边的决心而存活到了最后。
人们常说侍奉皇帝如侍奉老虎,这话一点没错。张柬之等人为李贤发动政变,但都没有好下场,有的被流放,有的被斩首,但姚崇最后保全了性命,不仅没有被斩首,还得到了新皇帝的器重,名垂千古。
支付宝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